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023-63527561
G347巫溪縣王家灣至鳳凰段公路改建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信息公示(第二次)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
G347巫溪縣王家灣至鳳凰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巫溪縣鳳凰鎮境內,東西走向,東起于王家灣(起點標定樁號K474+745),經龍譚子、小埡口、木葉箐止于鳳凰鎮(終點標定樁號K479+715),路線全長4.97km,公路技術等級為二級,雙向2車道,設計車速40km/h,路基、路面寬度8.5m保持不變,瀝青混凝土路面,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路基防護工程、路面整治工程、橋面鋪裝、平面交叉等工程;不涉及橋梁建設。
工程總投資18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65萬元,占總投資的3.61%。本工程已于2016年4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4月20日竣工通車,建設工期12個月。
二、項目主要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措施
(1)水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的污廢水來自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廢水主要為運輸車輛、施工機械沖洗廢水和混凝土養護廢水,施工過程中經簡易隔油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對地表水環境影響小。施工人員主要為當地居民,自行解決吃住問題,不在工地內設置施工營地,僅臨時租用道路沿線居民房作為工程辦公用房,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主要為糞便、清潔廢水,依托租用的辦公房或沿線居民現有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處理,也可以依托鳳凰鎮現有的市政環衛設施收集處理,本工程施工期間不單獨設立生活污水設施。
運行期:本工程屬于公路改建工程,不設服務區、收費站等,主要為降雨沖刷路面產生的路面徑流,本次改建工程完善了路邊排水系統,道路側修建有排水溝,環評建議建設單位或道路管理單位定期巡視線路,及時清理排水溝中泥沙、石塊、樹葉、垃圾袋等自然或人為垃圾,保障排水溝的通暢。
(2)大氣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
施工期:本工程為公路改建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瀝青混凝土均外購,不在現場進行拌合作業,施工階段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施工場地揚塵、施工機械燃料廢氣、路面攤鋪瀝青的煙氣等,在采取相應的大氣環境保護措施后,降低了道路施工對沿線居民的影響;由于改建工程路段沿線居民建筑較多,并且穿越鳳凰鎮,施工單位注重了大氣環境影響,施工前對沿線居民做了解釋說明工作,取得了沿線居民普遍的諒解,施工大氣環境影響周邊居民可以接受,未發生大氣環境污染投訴及環境糾紛。
運行期:主要為交通車輛帶來的汽車尾氣,通過預測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影響小,采取強化道路交通管理、加強路面的清掃和保潔,降低道路揚塵污染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大氣環境影響。
(3)噪聲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
施工期:施工期噪聲源主要為施工設備運行造成的噪聲,在聲源5m處的聲級范圍為75dB(A)~90dB(A),本工程施工期采取了現場公示、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采取了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車輛的運輸路線和時間加強環境管理,接受環保部門監督、敏感區重點治理等措施;降低了施工噪聲對周邊環境影響,同時施工單位施工前對沿線居民做了解釋說明工作,取得了沿線居民普遍的諒解,施工大氣環境影響周邊居民可以接受,未發生大氣環境污染投訴及環境糾紛。
運行期:主要是交通車輛帶來的汽車噪聲,不考慮堤塹邊坡隔聲和發射、地面反射和吸收效應、聲屏障隔聲和反射、路面樹林帶隔聲、建筑隔聲和反射、空氣吸聲效應等外部環境影響從運行期聲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可知,在不采取其他防治措施情況下,車輛交通噪聲對沿線的環境敏感點近期、中期、遠期晝間噪聲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相應的2類/4a類標準;
近期夜間噪聲6、7、14、15敏感點由于距離衰減,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相應的2類標準;其余敏感點臨路一側建筑距離近,夜間噪聲值均不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相應的/4a類標準。由于本次預測時未考慮堤塹邊坡隔聲和發射、地面反射和吸收效應、聲屏障隔聲和反射、路面樹林帶隔聲、建筑隔聲和反射、空氣吸聲效應等外部環境影響,預測值應比實際值略大,因此,建議建設單位在公路改建完成后積極開展跟蹤監測,根據實際監測結果采取相應的噪聲防治措施,降低交通噪聲對周邊敏感目標的影響。
(4)振動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
本工程施工期不爆破,施工振動主要來源于大型機械施工作業,本工程施工期采取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了作業時間、采取了先進設備等,降低了施工振動影響,同時施工單位施工前對沿線居民做了解釋說明工作,取得了沿線居民普遍的諒解,周邊居民可以接受,未出現振動污染投訴和環保糾紛,也未出現居民反應房屋墻體、玻璃等破壞事件,措施可行。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及污染防治
施工期:道本工程棄渣全部封閉運至當地政府指定的鳳凰鎮工業園區低洼處回填,運距在3km以內,不新建棄渣場,生活垃圾通過施工區垃圾桶收集,由現場施工車輛就近運至鳳凰鎮垃圾收集站,交市政環衛部門收集處置。
運行期:該工程不設服務區和管理區,運行期固體廢物主要來自車輛帶入道路廢棄物、過往行人丟棄果皮、紙屑以及枯枝、落葉等,定期清掃和收運處理。
(6)環境風險分析
本工程為公路改建工程,本工程不設取土場、棄渣場等,環境風險以運行期危險貨物運輸為主,危險品運輸交通事故污染風險概率很小,嚴格按照行業規范要求、環評要求進行風險防范和制定應急措施,可將工程環境風險機率和風險影響降至*低,環境風險可接受。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本工程符合相關產業政策、區域規劃;區域環境空氣、聲環境、地表水環境能滿足相應的環境功能,不會制約工程建設因素;工程在施工和運行過程中,對區域環境和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在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之后,其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不會改變當地的環境功能區劃;工程建成后對改善巫溪縣公路交通,促進區域交通路線暢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落實區域交通發展有積極意義。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G347巫溪縣王家灣至鳳凰段公路改建工程是可行的。